【當年今日】日本敬畏唐朝,始於白江口

【8月27日】日本敬畏唐朝,始於白江口

在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前,白江口之戰對日本的震懾來說可能是史上最大。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8月27日】日本敬畏唐朝,始於白江口

近代日本的種種侵華暴行,充份流露出她對中華之篾視和征服感。然而,早在1,400年前左右,日本是以中國為模仿學習對象的,風俗習慣至今仍然保留著濃厚的唐文化痕跡。到底是甚麼事情讓這個驕傲的東洋島國在當時甘拜下風,屈居於唐朝時期的中國之下?原來,日本當年之所以對唐朝俯首貼耳,原因是她在白江口之戰中深深感受到唐朝實力有多強大。

龍朔三年七月十九日(即西元663年8月27日),唐朝軍隊與倭國軍隊在白江口(今日韓國的錦江入海口)交鋒,戰事於翌日以後者慘敗告終。也許對於中國來說,這場戰爭不過是唐朝初年在遼東和朝鮮半島一系列軍事行動中的一段小插曲,中國史籍也沒對此大書特書。但對於日本來說,卻是改變自身發展軌跡的重要事件。




在朝鮮半島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由於高句麗乘中國分裂為南北朝時侵佔的遼東「為舊中國之有」,故唐太宗認為只有征伐高句麗收復故土,才算得上真正統一中國。於是,唐朝便萌生了對高句麗動武的想法,惟唐太宗在位期間展開的幾次軍事行動都不太順利。與此同時,百濟連年受強鄰入侵,又被新羅背叛,出於生存需要一直勾結倭國,及後又與高句麗連兵,「侵削新羅剽邑屠城」。縱有唐太宗之詔,百濟恃著「外部勢力」支持不肯罷兵,接二連三地佔領新羅的城池。唐高宗繼位後,便開始調整唐朝經略遼東的戰略。

唐朝遂決定聯合新羅,「先誅百濟,留兵鎮守」,既解新羅之危,亦在高句麗南北各建立一條戰線,形成夾擊之勢。作為小國的百濟自然是無法抵天朝上國的攻勢,唐軍在顯慶五年(西元660年)以摧枯拉朽之勢佔領了百濟王城令其覆滅。不過,百濟將軍武王從子鬼室福信等人仍據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軍,並遣使倭國乞師求援。倭國不欲自己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被徹底消滅,所以同意了鬼室福信的請求,舉國之精銳支援。

雖然南方戰場的唐軍基本上未嘗敗績,但倭國的介入的確漸漸令駐守百濟故地的唐軍陷於守勢,甚至一度切斷了唐軍與新羅的聯繫通道。但不久之後鬼室福信功高震主,被百濟王以謀反之罪被殺,軍隊士氣跌至冰點,百濟實力銳減。龍朔三年六月下旬左右(西元663年8月初),唐朝援軍抵達朝鮮,即以一路從陸上進逼周留城,大將劉仁軌則率水師從白江口溯江而上夾擊。就在此時,日本增援百濟之重兵剛好在白江口遇上劉仁軌所部,中日在歷史上的首次衝突由此一觸即發。

龍朔三年七月十九日上午,在數量上佔優的倭國船隊率先衝向唐軍水陣,打響了戰事。可是,唐朝戰艦船身高大而且堅固,倭國戰船一接近交戰便立刻陷於劣勢,慌忙撤退。倭國指揮官以為唐軍見到他們「將智兵勇」自然會心怯退去,便將戰船分成多隊,毫無次序地衝向唐軍水陣。唐軍統帥眼見倭方軍旅不整,便立刻改變陣型將他們包圍至動彈不得,並順風投火。倭軍無論如何勇猛作戰都無法改寫被全殲的結局,《舊唐書》記載劉仁軌率領的水師「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




在岸上守衛的百濟王目睹倭軍潰敗,乘亂逃亡往高句麗。至於死守周留城的百濟王子和部眾,則在聞得敗訊後向唐軍投降。倭國軍隊則忙於撤回本土,此後幾個世紀裡不敢再對中國叫板,亦未有再對朝鮮半島用兵。由此,唐朝在東亞的中心地位得到確立。

唐朝在此戰為倭國帶來極大的恐懼,天智天皇生怕會大軍壓境,在國內耗費鉅資修築幾道防線強化本土防禦,又將京城從難波遷往近江京以作防備。天智天皇又於唐朝攻滅高句麗後,派遣唐使向唐高宗道賀以示求和。此外,天智天皇深知倭國與唐朝的差距,制定了《近江令》完備中央集權建立統一國家,明文更改國號為「日本」,希望藉此奠下富國強兵的基礎。為了進一步加快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此後多代天皇更莫不以中國為師,幾乎將日本打造成唐朝的翻版。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