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在外國人心中留下記憶的唐朝建立了!

【6月18日】在外國人心中留下記憶的唐朝建立了!

西元618年6月18日,李淵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建立唐朝。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6月18日】在外國人心中留下記憶的唐朝建立了!

說起唐朝,大家莫不將之與一個「盛」字聯繫起來,指出她繁榮昌盛、疆域遼闊、威名遠播。時至今日,很多有關中國的人和事在海外之所以被冠以「唐」字,都是源於這個與「強漢」並稱的朝代。不過,若果問到這個影響深遠的朝代在甚麼日子建立,相信99%的人都答不出來。

其實,若果以西曆計算,唐朝建立的日期相當易記,因為月日組成的數字與年份恰巧是一樣的!根據《新唐書》記載,唐武德元年五月甲子,亦即西元618年6月18日,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城太極殿,定國號為「唐」,唐朝遂立,隋朝宣告結束。




在互聯網上,一些資料說唐朝是在隋義寧二年五月戊午(即西元618年6月12日)開國,實際上並不準確。當日,隋恭帝楊侑的確下詔遜於舊邸,並派遣使持節、兼太保、邢部尚書、光祿大夫、梁郡公蕭造,以及太尉、司農少卿裴之隱將皇帝璽綬奉予當時仍為唐王的李淵,他亦在再三辭讓後聽從百僚上表勸進受禪。可是,「達成協議」並不等同「付之實行」,李淵並沒有立刻登基,告於南郊和改元等程序待幾天之後才進行。所以,西元618年6月18日才是唐朝正式建立之日。

隋末天下大亂之勢並未因唐朝誕生而即時終結,縱觀李淵整個統治時期,割據勢力仍然存在。即使在兩代皇帝的努力下,唐朝最終成功統一全國,但宗室內鬥相殺、外戚干政擅權的事件屢有發生,令其前半段時間的宮廷慘變此起彼落。到了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駕崩後,皇后武則天甚至控制了朝政,一度建國稱帝改唐為周。幸而,這一切都沒有阻礙唐朝延續國祚,亦未有中斷國力蒸蒸日上的趨勢。唐朝後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次黃金時期。

唐朝前期武功強盛,版圖之巨可謂前所未見,就連漠北草原、中亞綠洲也受其支配。西域、北荒諸蕃賓服,尊唐太宗李世民等數代皇帝為「天可汗」。但唐朝之強大並不僅僅限於軍事實力方面,還體現於其典章制度和文化上的影響力。唐朝社會開放包容、經濟發達,為各族人民所嚮往仰慕,其先進的文化與政治體制藉著空前頻繁的對外交往傳至外地,成為了東亞和中亞地區的一種時尚。南詔、粟特、吐蕃、新羅、渤海和日本等國先後主動吸收採納。




當中最積極、最用心學習的「學生」莫過於日本——他們幾乎把整個中國搬到日本了。在西元7世紀至9世紀的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期間,先後十幾次委派遣唐使,帶同留學生、留學僧赴唐朝學習交流。日本人引進了唐朝的典章律令,廢除豪族專政的制度,仿傚唐朝建立起中央集權體制,並模仿唐長安城的設計意念建造新的首都;又把漢字楷書和草書的偏旁帶回其國,創造了日文的「片假名」和「平假名」,一直沿用至今。

「唐」由此成為了中國本土和海外諸國的共同記憶。直至西元16世紀的安土桃山時代,日本人始終以「唐土」或「唐國」來稱呼中國。在清朝康熙年間,荷蘭與暹羅等國家亦仍舊以「唐人」稱呼中國人。及至現代,世界各國華人聚居之地,依然多被稱為「唐人街」。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