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過年】日本的「正月」居然不在農曆正月?

【2022過年】日本的「正月」居然不在農曆正月?

雖然日本大和族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但所過的「正月」卻沒有與中國看齊。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2022過年】日本的「正月」居然不在農曆正月?

由於日本過去受中華文化影響甚深,當地不少傳統都與中國十分相似,過年的習俗即為一例。作為大和族一年裡最重要的節日,日本新年被冠上一個充滿中國風的名字——「正月」(しょうがつ)  。人們在歲末會到年宵市場(歳の市)辦年貨,在節日期間長輩會給子女和親友的孩子一些壓歲錢(お年玉)。

然而,如果您在20年前的農曆新年到訪日本,很可能會發現該國絕大部分地區都異常平靜,人們如同平日一般生活,完全沒有過年的感覺。到底日本人是在甚麼時候過「正月」的呢?




在古代,日本與中國大致同步過年的,當時的「正月」是指農曆的第一個月,新年也就自然是大年初一。這是因為日本自西元6世紀從百濟引入南朝宋制訂的《元嘉曆》,到西元19世紀頒布施行的《天保曆》,不是從唐朝引入,就是以中國曆法為基礎自行編纂,曆法與中國夏曆頗為相近。

不過,在明治維新以後,傳統的正月便在日本失去了固有的身分地位。由於當時的明治政府財政相當緊絀,若果奉行會閏月的農曆,便時不時要向德川幕府時代遺留下來的武士階層和公務員發放13個月的俸祿。為了節約開支,日本政府便毅然決定在明治六年 (西元1873年) 十二月二日廢《天保曆》,改行本國制定的太陽曆。

根據規定,傳統節日以太陽曆相同的日期慶祝,新年的日期亦隨之而移至太陽曆1月1日,1月為正月,而原本的農曆正月初一則改稱「舊正月」(旧正月)。本來,不少民眾仍然對農曆過節的習俗依依不捨,堅持過農曆新年。但當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腐敗無能的清朝,逼迫清朝放棄與朝鮮的宗藩關係,搖身一變成為東亞強權,日本社會上下希望脫亞入歐,過「舊正月」便開始被視為一種「落後」的東亞社會傳統。之後,日本亦將歷法進一步更換為西方通行的格里曆,並在吞併朝鮮的西元1910年於官曆上徹底取消了農曆日期的標記。

西曆1月1日過新年便徹底成為日本社會的主流,日本新年與歐美國家全面對齊。除了在華人聚集的中華街,以及在中華文化影響猶在的琉球、奄美群島之外,日本人不再慶祝農曆新年,「舊正月」在日本只能作為一個有名無實的概念繼續存在。




不過,「舊正月」近年在日本似有「復興」之勢。隨著旅居日本的華人數目不斷上升,帶動中華文化湧入,再加上「過年旅遊」的興起,近年大量中國遊客往往趁著春節假期湧到日本,該國的商家紛紛以春節為主題吸引他們增加消費,令當地的農曆新年氣氛逐漸變得濃厚起來。

或許在可見的將來,「舊正月」會尋找到一種受歡迎的新形式,在東洋再次紥根。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