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節之節】如果清明時節雨紛紛,何不擇日再掃墓?

【非節之節】如果清明時節雨紛紛,何不擇日再掃墓?

杜牧在詩中所說的事情,根本不是您所想像的那樣。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非節之節】如果清明時節雨紛紛,何不擇日再掃墓?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清明節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節日,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晚唐詩人杜牧能夠給予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杜牧有一首家傳戶曉的詩歌即以《清明》為名,其首兩句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當中刻畫的灰暗圖像深深地印入人們的腦海裡,令後世不少中國人皆覺得清明前後的氣候特徵就是陰雨綿綿,為這個掃墓的時份增添了一點傷感

但這裡就令人感到十分疑惑:如果清明時節果真是淫雨霏霏,古人又有甚麼理由選擇一個不方便的日子祭拜逝者呢?即使要表達對祖先故人的尊重,也毋須用上自討苦吃的辦法。




其實,「清明」二字的本義就說明了這一天前後不應該是天陰雨濕的,亦不見得是個只有悼念與哀傷的日子。經歷了千百年的演變之後,清明才與掃墓扯上關係。

「清明」本來不是節日,只是廿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首天落在每年西曆4月4日或5日。《曆書》曰:「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非常明顯,「清明」前後應該風和日麗、草木萌動、生機勃發,是個播種採茶、郊遊踏青的佳期。宋朝吳惟信所作的《蘇堤清明即事》即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兩句,正是最好的證明。

既然這段時都間春光明媚,那麼人們掃墓自然也不會有太大問題。當然,「清明」有掃墓的天氣條件,並不表示人們一定要在這一天掃墓。非常有趣的是,在以往很長的時間裡,「清明」本身並非古人「指定」的掃墓日子。

追思逝者本來是古代重要節日寒食節的主要內容。晉代《鄴中記》記載:「并州俗,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子推斷火,冷食三日。」子推是指在驪姬之亂中協助晉國公子重耳出奔避禍的介子推。他歷盡千辛萬苦,在危難之際不借「割股奉君」,使重耳得以回國擔任國君,卻在功成身退,攜母入綿山隱居。相傳晉文公遍尋不果,其臣擅自焚山逼介子推出山,最後卻令介子推母子被燒死。晉文公悲痛萬分,規定每年的子推忌日作紀念,不得生火,於是形成了寒食節。儘管這種說法受到質疑,但此後多個朝代不少人始終在寒食節禁煙冷食和掃墓祭祖。寒食祭祖在唐代被編入了《開元禮》,晉身為朝廷承認並倡導的一種吉禮。

不過,「清明」和寒食節的日子非常相近。在唐代,寒食節設假期四天,後來更延長至七天,往往與「清明」相連,故「清明」開始與寒食節並稱。到了晚唐宋初,隨著禁火食冷的習俗式微,寒食節的重要性持續下降,掃墓之俗亦出現了頗為明顯的轉移之勢,逐漸為「清明」所吸收。「清明」才成功逆襲取而代之,升格為一個重要節日。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掃墓在唐代是寒食節而非「清明」的本俗,那麼杜牧為甚麼會說當時的人在「清明」哀愁得「欲斷魂」呢?




原因非常簡單:「欲斷魂」跟拜祭活動沒有太大關係,亦未必解作傷心。結合詩歌的上文下理和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來看,「欲斷魂」應該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惆悵。宋人認為這種情緒源於陰雨天氣壞了假日郊遊的好事。南宋劉克莊編輯的兒童啟蒙書《千家詩》在導賞《清明》詩句時,便指「遊人遇雨,巾履沾濕,行倦而興敗矣」。但有今人藉考證「欲斷魂」在其他唐詩的意義,認為宋人曲解了這個唐代慣用語。論者指「路上行人」是因為雙身在外而愁悶,先有了惆悵,再去尋找這種惆悵的根由。

然而,無論哪一種說法才是對的,都不改一個事實:清明節本身不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日子。人們只不過因為天氣不似預期,又或隻身漂泊在外感到孤單寂寞,而產生一點情緒波動。願清明節假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各位都可以遊目騁懷,盡情享受美好的春日風光。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