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

【東京奧運】奧運會延遲有何損失?—日本人的評估

東京奧運會將延至明年舉行。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東京奧運】奧運會延遲有何損失?—日本人的評估

儘管仍然會沿用「Tokyo 2020」的官方名稱,但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簡稱東京奧運)會最終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不會在2020年舉行。據媒體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與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電話會談並達成共識,東京奧運將押後舉行,日期不會遲於2021年夏天。

很明顯,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決定。在今年較早的時候,日本方面一直堅持東京奧運會將如期舉行,即使疫情在全球快速惡化仍然如此。直到最近,日本方面眼見一些國家連能否參與也成問題,才被迫改變立場。為甚麼日本當初對延期一事萬分不情願呢?或許,一些日本學者發表的文章和言論可以讓我們一窺當地的想法。




其實,奧運會從來都不純粹是一場運動盛事,它還經經常被當作一項助推動經濟增長的工程。在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指出,奧運會能夠為日本帶來大量國際遊客,而且增加國內各種各樣的貨物和服務需求。一旦延期甚或取消了,日本今年就至少會失去這些額外的需求,見財化水。

他在文章表示,若果以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至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平均數字來看,奧運舉行那一年的生產總值增長應該會比三年前高出0.3個百分點左右。奧運會的延期或取消意味著甚麼?就是這額外的0.3個百分點今年必定化為烏有,日本會直接損失1.7兆日圓的生產總值總量。如果把衍生的經濟效果加入考慮,損失更可能高達3.2兆日圓!國民心理上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相反,永濱利廣稱,哪怕奧運會一個觀眾也沒有,只要日本堅持舉辦賽事,則至少還可以保住與之關連的耐用品替換需求。原來,當年為了應對金融海嘯的衝擊,日本政府鼓勵社會購買電視等家庭電器,而日本國民亦積極響應,以為當時將要到來的數碼廣播年代作好準備。而根據政府的調查,電視的使用年期為9.7年左右。所以,今年理應是日本國民集中替換電視之年。假如奧運會給予他們一個的更換電視的理由,便能夠釋放出這部分的需求。很自然,日本方面會傾向如期舉行。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僅僅將奧運會延遲而非取消,只不過是將成果推後一年收割而已,可以有甚麼大問題呢?要解答這個問題並不難,試想想:如果您的老闆遲了一年才把這個月的工資發給您,您會遇上甚麼困難?




永濱利廣沒有提到的是,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奧運延期並不僅僅是有沒有「損失」的問題,而是一次關乎生死存亡的判決。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齋藤潤提醒我們,過去幾年不少日本企業為迎接東京奧運的機遇而大舉投資,而當中有相當部分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隨著奧運會延期舉行,原本預期的超額利潤沒有了影,還本付息的倒時計卻繼續滴答滴答跳動,財務負擔之沉重可想而知。倘若大批企業因周轉不靈而倒閉收場,便會對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構成嚴重威脅。

任何人都會希望避開這些風險,日本人當然也不會例外。所以,在他們眼中,延期舉行奧運會可免則免。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