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非洲居然有國家過春節?還把農曆新年列為假期?

【冷知識】非洲居然有國家過春節?還把農曆新年列為假期?

中國農曆新年早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冷知識】非洲居然有國家過春節?還把農曆新年列為假期?

但凡熟悉歷史的人看到韓國人像中國人一樣在農曆正月初一過年,都不會感到半點驚訝,因為朝鮮半島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薰陶,華夏新年早在隋朝和唐朝時期就已經在此處立國的新羅落地生根。時至今日,韓國仍然保留著張貼揮春的習俗,而且春聯 (立春帖) 上的吉語還是以漢字書寫的。事實上,包括越南、琉球在內的不少東亞國家和地區亦頗為類似——有在同一天慶祝中國農曆新年 (即春節) 的傳統,因為它們與中國頻繁交往了多個世紀,當地不少民眾千百年來也是採用華夏曆法的。

然而,假如有人對您說中華文化圈以外的非洲國家也會在農曆正月初一放假,您會否感到有點詫異,甚至覺得他或她在開玩笑呢?難道因為明朝三保太監鄭及其率領的艦隊到過非洲東部,把中國農曆新年這個重要節日帶到這片「富饒的大陸」嗎?




也許此事與鄭和沒有關係,但有非洲國家慶祝農曆新年卻是千真萬確的事。這個跟中國一樣過年的非洲國家位於馬達加斯加共和國以東800公里的印度洋上,由幾個主要群島組成,名叫毛里裘斯 (Mauritius)。雖然毛里裘斯自16世紀後先後成為荷蘭、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歷史上少受中華文化影響,但其政府自1961年起便把中國農曆新年列為法定節假日,並將「歡樂春節」活動納入內閣日程,自此全國民眾均會在正月初月放假一天並大肆慶祝。每一年,當地的大劇院都會在春節舉行聯歡晚會並進行電視直播,而中國不同的藝術團體亦會受該國文化部邀請前往表演,好不熱鬧!璀璨多彩的中華文化已成為了毛里裘斯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中國與歷史上四出侵略的西歐國家不同,從未對其他國家進行殖民,所以毛里裘斯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絕非中國嘗試將自身文化強加於他國身上的結果。它基本上是兩國民眾在近、現代和平交流後的「自發」行為。原來,毛里裘斯的華人雖然在數量上遠遠不及南亞裔和克里奧爾人 (歐非混血兒),卻形成了一個在政治和經濟上皆具影響力的族群,他們不僅善於利用自己的海外關係網絡,藉著對外經商為該國帶來可觀的收入,當中有部分還在政府內閣裡擔任部長等要職,協助當地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百多年來一直對當地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毛里裘斯為了向華人致以謝意和敬意,展示他們發自內心的友好,便把中國農曆新年訂為官方節日。

那麼,毛里裘斯的華人族群最初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與南美洲的蘇里南和巴拿馬蘇里南和巴拿馬有點相似,當時仍為殖民地的毛里裘斯在19世紀30年代廢除了奴隸制度,種植園主不能再通過毫無道德可言的黑奴交易獲取廉價勞動力。為了補充勞動人員,令當地的支柱產業——甘蔗種植業——得以延續發展,種植園主都從亞洲地區引入勞工,當中便包括來自中國清朝、祖籍廣東梅縣的三萬名工人。很多華工及其後裔最後都沒有回國,選擇在毛里裘斯落地生根,並做起各種各樣的生意謀生,影響力隨著財富增長而不斷上升,並讓中華文化在當地開枝散葉。

但華人在毛里裘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始於商業奇才朱梅麟,他至少兩次使毛里裘斯免於滅頂之災。他生於1911年,是第二代華人移民。第一件為人津津樂道的事,就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決了毛里裘斯嚴峻的糧食危機。受礙於戰事,當時的宗主國——英國——無法通過商船發送糧食到毛里裘斯,當地民眾的溫飽受到威脅。朱梅麟號召同行發放食品給民眾,使毛里裘斯免於捱餓;第二件廣為傳頌的事,就是他協助毛里裘斯擺脫獨立後面對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國際甘蔗價格大跌,令高度依賴甘蔗種植業的毛里裘斯幾乎遭受滅頂之災。朱梅麟利用自己的關係在香港找來一些商人到毛里裘斯投資,發展製造業和高端旅遊業,大力改變當地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多元化,成功穩住了當地的經濟形勢。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他的肖像被毛里裘斯政府印在了本國25盧比的紙幣上。中華文化元素在毛里裘斯民間的散播自然不會遇上任何障礙,反而受到了鼓勵。中國農曆新年自然不會例外,在毛里裘斯大行其道。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農曆新年乃一個國際性節日。它不僅僅是「中國年」,更是一個如假包換的「世界年」。現今過年的人真是遍布於五大洲、七大洋,而且並不局限於華人圈子——他們可能來自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膚色、歷史和習俗。

就連聯合國大會也已經在2023年12月22日協商一致通過決議,把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的「浮動假期」。在這個萬國團圓、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您又會在哪裡過節呢?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