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以外】被忽略的「其他」蝴蝶效應

【中美以外】被忽略的「其他」蝴蝶效應

日本的水果產業竟然因香港暴動而受到損害。

當前位置: 首頁 » A-Journal » 消息與故事 » 【中美以外】被忽略的「其他」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突然在互聯網上成為了一個非常流行的詞語。它源出於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 (Edward Lorenz) 的一次演講講題:「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會否在德克薩斯州掀起龍捲風?」羅倫茲所希望表達的意念是,假如事物發展的結果相當取決於初始條件,那麼任何些微的、看似無關的改變都可能會引起非常不同的結果。而在近日,相關意念就被套用到NBA禁播事件:有輿論指一宗發生於臺灣的命案,導致全國人民沒得收看NBA賽事。

儘管這個比喻表面上看來頗為貼切,但細心想想,這相當視乎大家對事件的定性。假如各位認為,受罰者及他們所支持的代表本來就是有份「發功」的蝴蝶,而就算沒有那宗命案,香港暴動亦會以另一個藉口被炮製出來,那麼NBA遭到受害者反制又豈是一種「意料之外」的結果?




按照這個角度來講,大家必須找到受牽連的人士或機構,而他們又非肇事者,才能以「蝴蝶效應」概括事件。既如此,到底有沒有身處中、美兩國以外的人躺著也中槍,因為外國勢力在香港策動的暴亂而蒙受損失?原來真有!至少,日本的水果生產者或批發商便可歸入此類。

眾所周知,延宕數月的暴亂已經嚴重打擊了社會對未來經濟的信心,市民自然想到要多留幾個錢傍身,消費意欲可謂一蹶不振。向來價格相對較高的日本水果,銷售量亦難免有所下跌,這個情況已從日本的水果出口數字中反映出來。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在今年一至八月,日本向香港輸出的水果顯著減少,以草莓和葡萄為例,出口貨值分別下降了27%和13%。當然,東瀛水果不可能是唯一一種受影響的商品,日本的其他出口也會遇上麻煩。就整體農林水產品出口而言,日本輸港的貨值亦下跌了約13%。

數據似乎還未有把最壞的情況顯示出來,因為九月和十月的水果出口情況更為嚴峻。日經中文網的記者前往日本第一大蔬果市場——東京大田市場,訪問專營水果出口的批發商,他們表示自暴亂爆發的六月起,香港買家前來購買的數量便開始銳減,到了今個月,更未見香港買家的身影。對於日本農產品業界而言,這簡直是噩耗!不要忘記,香港是日本農林水產及食品的最大海外市場。一時三刻,日本水果生產者和批發商都不知道,可以在哪裡找到一個足以抵銷影響的新市場。




這個真正的「蝴蝶效應」故事也許還未完結,但它已經清晰地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香港出現了一批打、砸、搶、燒的極端暴力分子,絕非僅僅香港人受罪。香港的暴亂可能會通過各位料想不到的機制或渠道,隨時把無辜的海外人士和機構扯進這股猛烈的漩渦之中,與香港市民「共享」惡果。如果不想,可以怎樣?那就不要隔岸觀火,更不要煽風點火。

大家所要做的不過是指出暴徒的錯誤行徑,堅決抵制一切有違法治的行為,支持香港警察平息暴亂。

請在此處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